1月9日,上海行健职业学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携手合作,共同见证AI+数字技术实训中心暨现代产业学院的盛大成立。这一里程碑式的合作,不仅标志着上海行健职业学院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更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数字技术人才开辟了新路径,对推动行业发展和学校自身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产教融合谱新篇,校企合作育英才
在数字经济浪潮汹涌澎湃的今天,上海行健职业学院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响应国家产教融合政策,寻求与行业领军企业合作,力求将最前沿的技术、最真实的项目和最严格的行业标准引入校园,为学子们搭建起一座连接知识与实践的桥梁。
正如学校校长黄群所言:“随着数据要素价值日益凸显,数字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职业教育作为连接教育与产业的桥梁,如何顺势而为推进数字化人才培养,是当下备受关注的时代命题。”行健与华为共建现代产业学院,正是对这一命题的回应。
华为公司作为全球ICT领域的领军者,高度重视与高校的合作。学校与华为共建现代产业学院,成功引入其先进的ICT技术平台和实战项目,并依托华为的行业标准体系,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和教学体系,实现企业需求与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这一紧密合作模式,让学生在校内即可接触行业前沿技术,通过实践锻炼提升能力。
AI+实训中心为载体,共筑区域数字产业人才高地
行健学院与华为携手合作,紧密结合《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明确提出了以AI+数字技术实训中心为载体,打造区域数字产业及人才枢纽的战略思路。这一思路旨在将数字经济转型对数字人才的需求与国家产教融合政策深度融合,促进产业与人才的良性互动和闭环发展。
实训中心将深度融入校内教育体系,赋能学校软件技术专业群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和人才培养,并切实落实三教改革措施。实训中心还将承接和华为相关的技术培训、项目研发、人才认证等任务,致力于构建一个集教学、实训、研发、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成为推动区域数字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枢纽。实训中心将对外开放服务,打造具有公共服务功能的实训基地,同时积极参与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并广泛开展各类人才培训活动,搭建数智化人才供需桥梁。
行健华为手相牵,共建现代产业学院新范式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职教处处长马建超在致辞中强调,依据产业链,选择行业龙头企业共建二级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可以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为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力。“行健与华为共建华为产业学院,可以说树立了产教融合的典范;科技领军企业与上海的职业院校进行合作,必定会碰撞出新的火花。”
会上,行健学院与华为共同举行了AI+数字技术实训中心的揭牌仪式,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校企合作的新篇章正式开启。
双方一期建设将聚焦于软件技术专业群专业结构改革,构建六大实训中心,包括大数据、软件技术、人工智能、信息安全及网络数通、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等方向。行健学院将联合华为的专家能手,深入剖析产业链上下游岗位技能需求,拆解出从基础理论到实战操作的精细模块,嵌入专业课程,开展“课岗对接、课证融合”实践教学,以真实项目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依托实训中心行业实战化平台和真实的行业化教学场景,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实训条件和实践机会。
此外,行健学院还将与华为及其生态伙伴企业在双师团队建设、技能竞赛、横向课题研究、社会化培训、学生职业认证和就业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度协同创新,为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同时促进产学研成果转化,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联系与合作,提升社会服务水平和社会影响力,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数字技能人才。
未来,行健学院与华为将深化合作,致力于共同打造上海一流的数字技能人才实训基地,为长三角地区的高水平国产化技术人才培养和数字产业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共同推动区域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信息学院)